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中心 > 常见问题 >
疫情这三年财务公司需要做的四种思维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2/6/18 10:56:47 点击:

     

疫情这三年财务公司需要做的四种思维

疫情这三年,大家的工作、生意受到了一些影响。

有非常多的人关心收入剧烈下降,财务规划该如何做出应对调整。

众力财务建议:

着重运用四个方面的思维,动态调整自己的规划。

1.风控思维:控制稳定的现金流储备

2.底线思维:要有可控的资产流动空间

3.鉴别思维:投资的慎重点

4.长期思维:保单调整不要破坏长期规划

 



 

 1 

 

风控思维:控制稳定的现金流储备

 

从当下延展到未来,不用悲观的情绪看待当下的情况。这要求我们不能被动的受限于当下的困境,更不能坐以待毙。不管环境多么糟糕,一定要争取进步的机会。

我有几个好朋友是做餐饮的,让我很佩服的是他们在困难阶段想尽办法转向社群送餐,这样做未必很挣钱,但可以让运营周转起来,尽可能降低闲置的成本浪费,也保持一种好的状态,迎接回归正常。

化被动为主动,这是一个情绪和态度上的转变。有句老话说的好,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

这在财务规划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尤其是收入、现金流很重要的人群,不管是打工一族,还是经营企业的老板。

不要以为一个人的资产量极大,收入、现金流就可以随意中断,就类似于看一个人收入特别高,就认为一定拥有极高的财富。表面上收入很高,但是支出也很大,结余占收入的比例可能并不高,如果再有很高的负债,这个人的财富净值就不会很高。

我看到一些白领,确实遇到困难,不能保持正常收入,就有人开始研究线上经营副业,在网上教人唱歌或是乐器。

最重要的是先迈出第一步,要去做维持收入或者是创造新收入的尝试,尤其是没有那么多储蓄可以不断消耗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衡量最坏情况,如果依然无法控制现金流,就必须要开始去思考,要不要执行终止的预案了。

这就是风控思维。

在收入明显下降的阶段最需要有风控意识来提示自己控制收入现金流的稳定性,控制负债比例和规模,不轻易扩张经营规模或者个人投资量,暂缓较大的支出,在退路中争取机会。

大家可能听过李嘉诚先生的一段采访,如果没有足够现金储备,企业再大,遇到危机也会扛不过去。大部分企业都是希望自己做大做强,但在现金流剧烈下降期,做大不是第一目标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在风险来临之前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在这种波动下行阶段,也是非常有机会在低位抄底一些投资机会。

对于个人财务状况,这时候就不是看有多少套房,多少资产,而是要看资产能带来多少回报(投资性收入)




 

 

2 

 

底线思维:要有可控的资产流动空间

 

 

企业,个人和家庭财务规划要做到随着不同的经济环境周期动态化调整,而调整是有逻辑和规则可循的。任何的投资风控行为,如果不能结合个人财务状况,都属纸上谈兵,造空中楼阁。

在收入下降阶段,要不要去买入资产,或者卖出资产,跟企业和个人实际承受能力和现金流需求有关。

在动态化的调整中,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原则,就是要关注自己的风控底线

什么叫风控底线?就是要不断评估现金流,负债率,偿债周期。

对于个人来讲,即使没有债务,也一定会有支出目标。比如养孩子,每年每月都需要支出,为了更高的教育计划,还会安排一些较大的资金储备,这其实类似偿债周期,和企业是不是有持续稳定现金收益满足偿债周期需要一样,支出目标周期到了,是不是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十分重要。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负债率其实是很高。特别是在一些房子比较贵的城市,可能80%以上的资产是房子,其中60%还是贷款,所以整个家庭负债率已经不低,如果这个时候现金流中断,就极易出现问题。

一旦稳定现金收入状况发生大的改变,最后拼的就是现金储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果现金储备足够,能够更好地维持现状,就不要为了支出目标轻易出售资产;相反,如果没有足够现金储备,面对扛不住的支出压力,就要考虑留出更多现金资产,降低负债率,调整偿债周期,而且还得是尽量提前调整规划。

如果收入在急剧下降,偿债周期迫在眉睫,投资回报不能及时兑现,手中资产又不能轻易变现,就陷入极大被动。

所以,要有可控的资产流动空间。

如果百分之七八十的资产都是一种类型,比如全是房产或者公司股权,就很难有灵活的调整空间。

我们给一些企业家或者是投资结构比较单一的消费者配置一些大额的年金保单,就是考虑规划多一点流动空间。

我工作室服务的消费者应该都有体会,财务规划首先是做风控分析,然后是整个结构比例调整,动态化的财务规划调整核心是调结构、比例。

资产结构中,有固定资产,也有相对安全的固收产品,还有波动投资。有时候我会把消费者的固收产品一部分换成年金,就是因为考虑到买那么多固收产品的最大价值已经不是收益,而是在安全前提下的流动性。


 

 

 

3

 

鉴别思维:投资的慎重点

 

 

 

规划了资金储备,合理的储备了现金流,也优化了资产结构比例,接下来,具体该怎么投资?

作为保险业的理财师,看待很多项目投资机会的时候,会比普通的消费者、投资者,甚至大部分人都会在思维上更加谨慎,这是一个职业习惯,但是它不代表我的思维模式绝对悲观。

现在有很多人因为觉得市场不太好,一窝蜂的买各种固定收益类(债类)产品。

在我看来,错误的追求安稳会给带来更严重的不安稳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上讲,更加需要在这个阶段加强投资。

承受一个波动性的风险,有可能现在是波动损失,但未来有可能获得可观的波动收益(股类)。而选择固定收益(债类),由于背后的逻辑是来自于一些所谓利息收益的承诺,那就要承受违约的风险,最严重的情况就是永久性的损失。

投资跟市场环境有关,市场环境处在高位低位的思维模式不同,投资策略差距巨大,专业的投资人非常清楚市场高位和低位该怎么做。

在高位环境做的每一个投资行为,思考的都是接盘的市场有多大,但凡有风吹草动,就要意识到危险了。高位也可以追涨,前提是控制投入比例,不让自己承受过高规模的风险。

低位则相反,也没指望短期有人接盘,而是抄底并长期持有,抄底不是短时间all in,是靠长远发展的眼光。

该如何判断股票的高位和低位?

投资是一种预测技术,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企业的股票到底应该值多少钱?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心中都有衡量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不是一不变,也会不断地根据数据分析去调整判断。

相反,普通投资者总是听一些手段,手段偏向于结论。比如,定投只是一个手段,不是投资技术的表现。

普通投资者没有专业数据和信息资源,所以大多数人的定投就是老老实实的傻瓜式理财,低位的时候也不增加买入,高位的时候也不减少买入或者完全退出,更不会使用一些集中的规模资金去择时进入或择时退出。

作为投资者来讲,真正要研究的学问不是判断股票的技术,而靠的是鉴别选择的思维意识。

如何鉴别选择一个帮助自己操盘投资的人,要观察他的投资逻辑合理性,鉴别那些基金经理和不同的基金产品,投资策略究竟是什么,言行是否一致。这既是能力的体现,也是人性的考验。

我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量的听过各种各样的基金路演和直播介绍,听多了难免分辨出谁是胡说八道,漫天吹牛,甚至是骗人。

鉴别标准最忌只看历史收益。

历史收益不能作为一个绝对指标,不同风格的基金产品在不同市场经济环境下会产生出跟历史表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市场变了,衡量的方法也会变,有的人擅长经济繁荣阶段的投资,有人擅长经济剧烈波动下寻找赚钱机会。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建议先小规模尝试,小心翼翼地鉴别,循序渐进地信任。


 



4

 

长期思维:保单调整不要破坏长期规划

 

 

保单不管如何调整都要符合自身的长期规划。保险规划本来就是短期+长期+调整,长期策略不能轻易变化,主要调整短期变化。所以,保险配置的长短期结合就很重要。

因为压力大想要调整保费,是满足短期需求,因为收入下降可能是暂时遇到困难时的短期选择。尽可能不要破坏长期规划。只有非常明确的长期状态变化,比如企业破产等等,才考虑调整长期策略。

如果保费维持有难度,也应该意识到根据收入、支出、负债结余还债周期以及支出目标情况对整体财务规划动态调整。

如果资金压力紧张到保费支出都有困难,这个阶段可能更加需要提高保额,因为财务状况更为脆弱,抗风险能力更弱。提高额度不一定是增加费用,实际上这是考验重新回顾和调整保障配置策略,并再次进行产品组合的能力。

风险控制就是在风险规划中量化一个人的保障额度,并控制费用。

有一些具体方法可以降低保费支出:

降:根据收入变化,缴费周期拉长或频次增加,20年交改成30年交,年交改月交、季交,实际感受上压力都会降低。尽管总保费会增加,但这是维持住长期规划中一部分保障不降低的一种有效手段。

延:比如保费自垫,从保单现金价值里垫付该交的保费,但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比如1万的保费,按照5%的利率,需要500元的成本。暂时不用交钱就能维持住保单正常有效状态。如果发生理赔,只是把没交的保费连同利息从保额中扣除,这也是一种调整方法。

停:在这种剧烈收入下降的阶段哪些保险可以停掉?前提是尽量不破坏保额,不破坏长期规划,不影响杠杆赔付保障,比如把原本满足长期现金流规划需求的年金险暂停,用两年(两年内可复效)时间缓一缓,把保费压力降下来;如果长期收入下降也没有恢复,就是需要退掉一部分保障,也一定要把这部分额度先用短期消费型的保障产品来替换。




   最 后

 

收入剧烈下降期的财务规划,心态和态度上要化被动为主动。长远来看,暂时放弃不代表认输,承受损失也不代表就一定吃亏。

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打出去。

客观面对困难的环境,不怨天尤人。如果这次考试这次难关没过,下一次是不是能不出错儿?考好点儿?

不如意的人生经历,一样有极其珍贵的收获。

 




 



分享到:


咨询热线

扫描二维码

极速响应